山西京冠卓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京冠卓·消防安全检测评估、维保及验收备案一站式服务

  •  住宅项目
  • 酒店项目
  •  工厂项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中心
消防安全评价方法及技术
来源:山西京冠卓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8日

一、评价原则和内容
一、评价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2)实用性原则
(3)可操作性原则
二、评价内容
(1)分析区域内可能存在的火灾危险源,合理划分评价单位,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对评价单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级,结合专家意见建立权重体系;
(三)客观公正地评价区域火灾风险;
(4)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对策和规划建议。
二、平估范围和平估流程
三、评价范围
评估范围包括整个地区火灾危险的社会因素、建筑群和交通网络。
四、评价过程
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可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信息采集、风险识别、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分析计算、评估结论确定和风险控制。
(1)信息采集
在明确火灾风险评估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收集所需信息,重点收集与区域安全相关的信息,包括:评估区域人口、经济交通、区域重点消防单位、周边环境、市政消防设施、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计划、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等。政府和谐,预制重点,周边经济
(2)风险识别
火灾风险源一般分为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
1.客观因素
1)气象因素引起火灾(大风、降水、高温35℃,雷击)
2)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火灾
2.人为因素
1)电气引起火灾
2)用火不慎引起火灾
3)吸烟引起火灾

4)人为放火

(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在识别火灾风险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选择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根据不同层次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形成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1.一级指标
一般包括火灾危险源、区域基础信息、消防救援力量、火灾预警防控和社会防控能力等。
2.二级指标
包括重大危险因素、人为因素、区域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消防救援能力、消防防治水平、火灾预警能力、公共消防安全满意度、消防管理、消防宣传教育、安全合作等。
3.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一般包括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销售、储存场所密度、加油站密度、高层建筑、地铁、城乡接合部外来人口聚集区、地下空间、电气火灾、火灾、放火、吸烟、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路网密度、轨道交通密度、重点保护单位密度、消防车通行能力、消防站建设水平、消防车道、消防供水能力、消防设备配置水平、消防站、消防通信指挥调度能力、各种形式的消防救援力量、火灾发生率、火灾死亡率10万元、1亿元GDP火灾损失率、消防远程监测覆盖率、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运行完好率、公共消防安全满意度、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应急预案完善、重大隐患调查整改、社会消防宣传、公共自我防范自救意识、消防培训普及程度、多部门联动能力、临时避难区设置、医疗机构分布及水平等相关内容。
(四)风险分析与计算
根据不同层次评价指标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根据不同风险因素确定风险概率,根据各风险因素对评价目标的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计算,确定各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
火灾风险分类与火灾分类的对应关系如下:
1)极高风险/特别重大火灾,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高风险/大火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中风险/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三、火灾风险坪估方法
(一)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体系分为五个部分:火灾危险源评估体系、区域基础信息评估体系、消防救援力量评估体系、火灾预警防控体系和社会防控能力评估体系。
(2)火灾风险计算方法
本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糊集值统计、专家评分等方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
四、识别和选择火灾风险因素
(1)某市历史火灾数据分析
(2)火灾危险源
(3)区域基础信息

区域基础信息评价单位包括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路网密度、轨道交通密度、重点保护单位密度等六个方面。

(四)消防救援力量
消防救援力量评估单位分为区域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救援能力两类。
1.区域公共消防基础设施
(1)消防车道。
(2)消防供水能力。
2.灭火救援能力
(1)消防设备配置水平。
1)万人拥有消防车。
2)消防救援人员空气呼吸器配备率。
3)抢险救援主战器材配备率。
(2)万人拥有消防站。
(3)消防通信指挥调度能力。
1)消防无线通信一级网可靠通信覆盖率。
2)消防无线通信三级组网通信设备配备率。
(五)火灾预警防控
1.火灾防控水平
1)万人火灾发生率。是指年度火灾数量与常住人口的比值,反映火灾防控水平与人口的关系。
2)10万人的火灾死亡率。指年度火灾死亡人数与常住人口的比例,反映火灾防治水平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3)亿元GDP火灾损失率。指年度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及火灾损失。GDP比例反映了火灾防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2.火灾预警能力
1)消防远程监测覆盖率
2)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运行完好率
3.公众消防安全满意度
(六)社会面防控能力
社会防控能力评价单位分为消防管理、消防宣传教育、保障合作三个方面。
1.消防管理
消防管理包括落实安全责任制、完善应急预案、调查整改重大隐患等。
2.消防宣传教育
消防宣传教育包括社会消防宣传、公众自防自救意识和消防培训普及程度。
3.保障协作
保障合作包括多警种联动能力、临时避难区设置、医疗机构分布及水平等。
  •      
+ 微信号:caoye630131513